時間:2021-07-16來源:本站
歡迎來到《數字圳當時》!
繼2017年首次寫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數字經濟”至今已累計3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作為制造業大市和信息通信產業重鎮,深圳近年舉全市之力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已成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龍頭城市。
十四五期間,深圳數字經濟如何發力?各區數字產業如何布局?《創財經》精心策劃推出《數字圳當時》欄目,專注數字經濟“進行時”。
本期節目我們將走進龍華區數字經濟先行者——寶德。探究一下這家服務器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如何擁抱數字化,布局算力時代的。
? 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戳 ↓↓
在龍華觀瀾高新技術產業園寶德科技園區,記者看到偌大的生產車間里,智能化生產線將多道工序進行了分解,少數工人一字排開,有條不紊地進行產品組裝以及平臺監控。
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沈健:
我們現在每一條線,布了六個高清攝像頭,還有我們的邊緣計算的底座,它通過這個賦能算法,還有AI的芯片,我們把整個智能制造貫穿我們的來料檢驗、生產制造過程檢驗還有包裝檢驗,讓我們的整個生產制造過程(做到了)可回溯也是智能化,大大節約了我們的生產的人工成本。
市場算力需求劇增
寶德布局新興技術創新領域
沈健告訴記者,隨著云計算、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快速崛起,國內服務器需求劇增,市場對算力的需求也隨著應用場景的多樣性發生改變,多元化算力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的技術基礎。
寶德堅持“計算驅動未來”,從技術、產品、方案和生態四個方面不斷創新,在服務器、臺式機、存儲、網絡等多個產品線上通過多樣性算力布局,提升計算的廣度和深度,夯實計算技術基礎,賦能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創新應用,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建設。
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沈健: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是積極擁抱數字化,我們希望能夠做一個平臺,把我們的所有的生態企業能夠放到整個平臺里面去。我們現在也聯合很多算法的伙伴,能夠開拓更多的(應用場景),因為我們現在這個AI質檢更多是在這個計算機整機制造上。我們現在也跟算法伙伴一起,希望能夠把家具、家電、汽車制造,都能夠應用上我們的AI質檢。所以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用上我們的AI質檢方案。
嗅到“數字龍華”發展氣息
本土企業積極布局
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作為龍華區本土企業的寶德,就已經嗅到了“數字龍華”強勁的發展氣息。
公開資料顯示,寶德計算機是以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和為客戶提供云計算綜合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耕中國服務器市場超過23年,公司位列國內服務器五強和國際十強,國內AI服務器的TOP3,是僅次于華為的中國服務器民營企業。
2008年就扎根龍華發展的寶德計算機,已經參與了許多龍華本土的項目。例如有軌電車、龍華區政務云項目等,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寶德還利用區塊鏈技術承接了龍華區進口產品追蹤溯源業務。
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李瑞杰:
我們寶德計算機也非常愿意幫助龍華區來打造一個數字經濟的先行示范區。我覺得這個我們一是責無旁貸,第二是我們確實有這個能力,第三我們區政府的這個宏大構想當中,里面能做的事會發現(有)很多。這些經驗一旦打開,不管是區塊鏈還是城市智能體,還是整個社會治理的結構,還是它的產業集聚的效果,我相信不僅僅是深圳的樣本,(還)將會是全中國的樣板。
在李瑞杰看來,寶德計算機的成功,離不開龍華區多年來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寶德不僅獲得了龍華區產業空間上的支持,還連續多年獲得了區內各專項資金補貼、人才補貼等,尤其產業政策上的支持,大大緩解其在數字經濟升級改造上投入的壓力。
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李瑞杰:
龍華區現在在數字經濟(領域),變成一個在深圳非常亮眼的沃土。也就是說在數字經濟的發展,區政府是確實拿出了一些干貨。在先進數字技術里面,用了好多非常新的理念來引領整個龍華區的創新發展,包括它整個社會治理、整個產業聚集,我們作為龍華區企業是非常有感覺的。
數字龍華:
開啟數字經濟先行區建設之路
事實上,這只是龍華區工業互聯網企業中的一個小小“縮影”。2020年,龍華區印發了《關于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的決定》和《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十大舉措》,正式掀開了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大幕。
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李瑞杰:
因為我們的數字經濟才能快速提升我們的效率。我們(以前)從國家包括深圳、龍華區都沒有把數字經濟這個議題,提到今天這個政治高度跟國家高度來看。我們龍華區,在這方面確實做得好,是先行了一步。
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
數據顯示,2020年在疫情的復雜環境之下,龍華區規下工業樣本企業營收仍實現了增長6.9%,增加值增長4%,全深圳市排名第一。
其中,“小升規”企業303家,完成率達1502%,全年累計撥付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2.18億元。